Audrey 在去年三月初回香港時被安排在酒店隔離,在隔離的第七天收到一名自稱政府部門人員來電,說查到她在內地的銀行戶口裡有不尋常的交易記錄,需要她即時交代及處理。因為戶口是主要用作支付父母在內地的醫療費用,Audrey擔心如戶口被凍結有可能影響父母的治療,所以沒有多想就立即查問對方解決方法。當對方了解到Audrey是隻身到港工作,目的希望讓父母安享晚年,又談到在隔離日子的辛酸,Audrey對此人的防備越來越低,從早到晚與對方分享自己的心事,而對方亦表示認同及關心。三天過去,對方表示已經與相關部門交涉及爭取到最低的『服務費』,縱使有一刻遲疑但Audrey最後也乖乖轉帳,並且非常感恩在這困難時刻會有人願意出手幫忙。轉帳後,那名自稱政府部門的人員再沒有來電,而對方的電話也再也打不通。
『我想來想去也不明白為什麼我會將四十萬交給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
『朋友笑我高分低能,受過高等教育都上當。』
『我真係蠢到連基本分析能力都無?』
當聽到類似新聞或他人分享時,你往往會想,為什麼有人會相信這些謊言,是什麼原因影響到我們失去分析能力?
在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英國醫學期刊 THE LANCET 整合了多份有關隔離人士的心理狀況研究報告,不同報告結果均指出接受隔離的人士通常會因為長時間被分隔獨處而產生孤獨、不安及出現負面情緒。
在這段期間,我們需要去調節自己適應改變了的日常工作流程及生活習慣,同時我們亦可能因為擔心自己會受感染而變得敏感。對於突如其來的事情,我們便很有可能會失去判斷能力。要知道環境及情緒對我們的影響,並不會因為我們的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差異。
人類是習慣群體生活的動物,通過互動我們可以感受到朋友之間的愛及關顧,被理解及明白是好友關係中不可或缺的部份。以Audrey的個案為例,對方正正利用了她在隔離時感到強烈孤獨感入手,在隔離期間對方關懷備至,令她誤以為對方是一個願意幫自己解決問題的朋友,才會有此失去理智的決定。
Reference:
Brooks, S. K., Webster, R. K., Smith, L. E., Woodland, L., Wessely, S., and Greenberg, N. (2020).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quarantine and how to reduce it: rapid review of the evidence. Lancet 395, 912–920. doi: 10.1016/S0140-6736(20)30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