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數年前遇上一位學生,她經常缺課,即使上課時也總是睡覺。同學以她為取笑對象,她卻沒有什麼反應。有次下課後我不禁問她:「發覺你每次上課也睡覺,可以告訴我是什麼事嗎?」當時她回答說「我真的很累。」聽來像有難言之隱,之後的課堂她也有出席,但在堂上繼續安睡。有時偶然也會問她原因,而她也給我同樣的答案。
她交功課有一個特別模式,就是只交中期滙報,當要交學期末報告的時候,她總會消失。
那天,正是交期末報告的時候,她私下來問我:「老師,我可否不交這功課。」我也是同樣問她:「可以告訴我是什麼事嗎?」那時她結結巴巴地說,她很「害怕」交功課。
原來她並不懶惰,而且早已把功課做好,但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不敢交出來。跟她傾談了一會,最後她也決定不把功課交出來,而且選擇重讀。作為老師的我,尊重她的決定。
那次傾談之後,她開始察覺自己刻意欠交期末報告的行為是源於一種莫名的恐懼。
她向我透露,以往欠交功課或上堂睡覺時,她通常只會被老師罵或被懲罰,心中從而生起了憤怒的情緒和自責的想法。這些強烈的情緒完全蓋過了她「怕自己功課做得不好」的恐懼,故從來也不知自己「怕」交功課。
「怕」是因為她擁有完美主義的渴望,老是覺得那份作業總有可以修改的地方。於是,寧可不交,也不肯交一份「不完美的作業。」
自那次傾談後,她主動尋求社工及專業人士的幫忙,原來他患有抑鬱症,強廹症和焦慮症。焦慮使她晚上不能入睡,早上沒精神上課。早上外出,她要不斷的檢查自己的課本,每次要檢查30分鐘以上。
每個行為的背後也可能源於某種情緖,例如「害怕」自己不夠好,使她「逃避」交功課。要幫助一些所謂「懶散」,「無心向學」,「成績欠佳」的學生,可能就要我們先放下成見,主動去關注和了解,這樣才能明白她那些「行為」的原因,有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打開學生們的心理屏障,有機會與他/她們去窺探表徵問題背後的困擾!
不要小看一句誠懇的關心,那是增加當事人安全感的鑰匙。
試想想,年輕人背負著「懶散」,「廢物」,「不如人」的標籤,若非得到其他人體諒和理解,又怎有勇氣去把內心的話安心說出來。
倘若有一天你的學生能走到你身旁,主動告訴你,「老師,我怕交功課⋯⋯」嘗試用理解的角度去展開對話,你有可能是第一個真心傾聽他的人。
免責聲明:本文不能替代臨床的心理治療。讀者應定期向醫生和心理學家咨詢與他/她的健康有關的問題,特別是關於任何可能需要診斷或醫療關注的症狀。
為保護個人隱私,所有的名字和識別細節都已更改。這些名字、人物、企業、地點、事件和事故是發生在大多數有各種心理健康問題的人身上的不同典型案例的匯編。